《独立宣言》签署
在第二个任期结束后,只要愿意,杰弗逊还可以再任总统。但和华盛顿一样,他选择了“句号”。杰弗逊认为,如果总统的任期太长,就有可能试图成为独裁者。他回到了被称为蒙提萨罗(Monticello)的家,当一切重归平静之时,杰弗逊会想起那个曾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亚当斯吗?有趣的是,他此时收到了《独立宣言》另一个签署者拉什的信。拉什描述了自己的一个梦:杰弗逊和亚当斯在“冷战”多年后恢复通信,畅谈政见,分享着美国的光荣,最后双双去世。
拉什的良苦用心似乎并未见效,两个老冤家都不打算按照他梦里的剧本行事。但时隔两年,亚当斯向一个朋友表达了对杰弗逊的友情,杰弗逊马上通过第三人予以回应。拉什欣喜地致信亚当斯:“我很高兴您和老朋友杰弗逊先生终于恢复联系。我把你们看作是美国革命的南极和北极。一些人谈论过,一些人写过,还有一些人为美国的改进和建设战斗过,而您和杰弗逊先生却为我们大家思想过。”杰弗逊和亚当斯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间的通信。他们理性地讨论美国几十年来的重大问题和决策,特别是对相互的分歧——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,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。
1826年是美国独立50周年。共同起草和签署《独立宣言》,是两位老人最温馨的回忆。7月3日,杰弗逊突然昏迷,最后一句话:“今天是4号吗?”到4日中午,也就是当年人们开始在《独立宣言》上签名的时候,杰弗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。几乎同时,亚当斯突然中风,4日下午停止心跳。这一天,正是美国诞生的时点。而杰弗逊早已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:“这里埋葬着托马斯·杰弗逊,他是《独立宣言》的作者,《弗吉尼亚州宗教信仰自由法案》的作者,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之父。”他甚至没有提及曾经是美国的总统。